时间:2023年4月7日上午8:30--11:00
地点:砺志楼负一楼006室
人员:教研室专兼职教师
校级必选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养》结合2022级学生总人数与上学期学生选课情况,本学期拟开设45个班,因小部分学生未及时按要求选课,实际开设41个教学班。3-6周的本学期第一轮线下团辅活动已经结束,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召开本次教研会。
会上,专兼职老师分享了自己对课程的思考,并总结了经验教训。讨论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一、作业问题研讨
不合格或者拍照不清晰的,可打回重做或者打低分。
第一次生命线的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情况,可要求学生拍生命线后用打字的方式将感想写下来再提交,感想的字数可要求100字以上。
第二次人际关系的作业,要求学生写200字以上的感想。
第三次恋爱与性的作业,讨论表上的感想可要求字数100字以上。评分时,可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区别评分。
第四次课程调查中的第五题,要求学生100字以上。
二、见面课研讨
1、第一次课教学中的建议:
第一次课“生命如此多彩”因要讲导学部分的内容,时间紧张。因而,三个重要的人生事件,可根据老师们对时间的把握自行决定。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将这个部分删除。老师们建议可以做时间手卡,帮助自己控制时间。
2、第二次课教学中的建议:
第二次课“六宫格绘画开启新的寝室人际关系”,老师们发现有的学生画不完六宫格,有的学生还出现空白,分享时也比较慢。老师们建议本课程只能关注大多数,确实画不完的可以提醒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细节,用图示代替也可以,督促尽量完成。分享时尽量考虑多一些学生分享。
3、第三次课教学中的建议:
第三次“心心相印”教学中的建议:没有相关经历的同学可以从身边有相关经历的同学、朋友身上总结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现场用手机查询相关的知识点。在分享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熟悉的本校的案例(最好是时间在五年以前的,隐去关键信息)进行讲解,让学生看到身边的例子。
4、第四次课教学中的建议:
(1)“心灵律动操”教学中的建议:
讲心灵律动操时,有同学动作放不开。老师们建议:
第一,可以在前面加入“听音寻友”的环节,即敲两下,两个人为一组;敲五下,五个人为一组……让学生活动起来。如果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则表演情绪相关的节目或者分享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二,可以在引入部分加入“你如何处理负性情绪?”用一个词或一个动作来表达,每位同学发言,让每个人先动起来。
第三,可以用“大风吹”的方式,吹到有某种特征的学生,让这些学生来分享自己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
有老师担心自己的动作不到位,建议可以在班上找一两个动作协调的同学,可以提前学习,上课时老师讲,而这一两个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做动作。
第三节,宣泄情绪的部分,有的老师反映动作太快,跟不上节奏;实践中可以直接将方向定为上下左右,简单易操作。
如果实践充足,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如男生一组、女生一组)。
心灵律动操的视频声音偏小,且有更改,后期考虑重新录制。
老师总结时可以引导学生看到,情绪有正性情绪,也有负性情绪,都是正常的,都是有价值的。
结课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四次课的感受。
(2)“鼓圈疗愈心身” 教学中的建议:
讲鼓圈时,老师们建议先分组用乐器表达情绪即分别让六个组表演:惧、忧、平静、乐、怒(吵架),爱(交互);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先尝试、感受乐器怎样用来表达情绪,以便在创编节目时能更准确地表达情绪情感。结束时,尽量使用冥想的方式结尾,帮助学生平复情绪,使学生感受更好一些。
最后,教研室主任袁老师总结并强调了课程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因学生转专业,教务系统里的学生名单发生变化,需及时核对,在学习通里添加或删除有变动的学生。删除学生之前,要联系学生确认情况。如有问题,可以联系袁老师个别处理。
2、第一次课时,教学生使用“企业微信”上的心理咨询预约系统。
3、课程结束后,老师们需清理一下没有来上课的学生,通过企业微信联系,了解具体情况。
4、下学期将在9月份开设几个2022级的补修班,针对2022级目前没选上课和课程不合格的同学。希望9月份上课的老师可以提前联系。
教研会持续两个半小时,老师们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展开了充分讨论,针对老师们教学中的部分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也进行了积极回应。教研室会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建议近一步完善线下团辅活动内容,优化流程,不断完善线下活动课程,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丰富、实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教室空间不足,搬动桌椅板凳会造成的资产损坏和噪音等问题,心理中心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打造一间专用教室。在专用教室打造好之前,下学期争取将课程安排在空间较大的二教305、405、407、409教室。


校级必选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养》结合2022级学生总人数与上学期学生选课情况,本学期拟开设45个班,因小部分学生未及时按要求选课,实际开设41个教学班。3-6周,本学期第一轮线下团辅活动已经结束,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召开本次教研会。
会上,专兼职老师们就第一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展开了充分讨论,针对老师们教学中的部分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也进行了积极回应。主要涉及到课程活动流程和时间的优化,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式等等。随着对教学活动的熟悉,老师们除了能更加熟练地把握课堂活动流程以外,部分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增加的新元素,这些新鲜元素使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教研室会对这些新鲜元素进行完善并逐步融入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还总结了课程考核中作业部分的主要问题,建议每部分作业增加文字内容,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心理状况。
最后,教研室主任袁晓艳总结并强调了课程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教研会持续两个半小时。教研室将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建议近一步完善线下团辅活动内容,优化流程,不断完善线下活动课程,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丰富、实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针对所有任课教师提出的教室空间不足,搬动桌椅板凳会造成的资产损坏和噪音等问题,心理中心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教学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