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在相处时有些顾虑、有些担忧,有的同学话很多,但从来不涉及内心;有的同学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采取了封闭的姿态……由此导致同学们总是怀念过去的朋友,在远离家乡的大学,产生孤独感、无助感。
活动目的:让班上同学加深认识,感受信任,感受支持。
活动场所:可移动桌椅的教室与室外相结合。
活动时间:90分钟左右。
活动准备:舒缓的音乐,每两人一个眼罩,提前准备好两条“信任之旅”的路线。
活动流程:
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圈站立,领导者站在圈中央。领导者首先介绍活动的相关要求,然后宣布活动开始。
1、开始阶段:有缘相识(分组)
(1)领导者请全班同学在圈内跟随音乐声自由走动,与自己相遇的每一位同学微笑着握手,再离开。领导者鼓励每位同学与尽可能多的同学握手。持续约5分钟。
(2)当领导者说“停”时,每个同学与自己面对的或者正在握手的同学组成一组(两人一组)。成为一组的两个同学坐下,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来自哪里、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愿意让伙伴知道的其他信息等。接着以“自己是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为主题交流,并用一个事情来加以说明,让对方认识自己生活中是一个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人。如果两人都是主动或者被动的人,那么两人比较一下,哪一个相对更主动或被动一些。交流时间约15分钟。
2、中间阶段:信任之旅
通过开始阶段的主题交流,两人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然后,领导者宣布,每人与自己刚刚交流的朋友一组,开始信任之旅。
(1)确定角色。由组内被动或相对被动的同学首先扮演“盲人”,而主动或相对主动的同学扮演帮助“盲人”的向导。
领导者提出要求:行走期间两人不能用语言交流,“盲人”的任务是根据向导的非言语信息提示,充分信任向导的带领。而向导只能用身体动作来帮助“盲人”走完路程。行走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
(2)“盲人”用眼罩蒙上眼睛,在向导引导下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向导的搀扶下,沿着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开始信任之旅。完成任务回到教室后,两人分别交流当“盲人”和向导的感受,交流约5分钟。
(3)“盲人”和向导互换角色,沿着重新设置的路线开始另一段信任之旅。完成任务回到教室后,两人分别交流当“盲人”和向导的感受,交流约5分钟。
3、结束阶段:团体交流
全班同学再次围成一个大圆圈,每组组员挨着就坐。领导者组织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信任之旅,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盲人”,当你什么都看不见时有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被带领时发生了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2)对于向导,你是怎样理解你的伙伴的?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了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3)担任不同角色时,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领导者归纳同学们的发言内容,进行总结:在信任之旅中,我们体会到了信任与被信任。当我们对他人持信任的态度时,我们就愿意开放自己;而被信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承诺、一份责任,甚至需要我们去付出、牺牲。在生活中,我们是同学,是朋友,敞开心扉、相互信任,会让我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倍感温暖,我们的大学生活会因此而充满温馨。
最后,请与你的伙伴握手、拥抱,感谢他/她陪伴你走过了人生中的重要旅程,希望你们能带着这份信任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同学、朋友。
人员分工:
心理委员负责活动策划并担任领导者。
5个班委担任助手,其中1人带路;1人在信任之旅的队伍尾部,提醒每组必须按规定路线走完全程;另外3人在信任之旅的队伍中间分散开来,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并随时观察和提醒成员不用语言交流。
班委准备活动用的材料,并提前做信任之旅的场地布置、设置。
活动注意事项:
(1)选择的路线上需要有阻碍,如上下坡、上下台阶、拐弯、钻洞等。
(2)注意整个“旅程”同学们的安全,所有助手一定要保持警觉。